【精神健康】兒童精神健康求助個案增3成 經常哭泣不表達自己想法是警號
發布時間: 2021/11/29 00:00
最後更新: 2021/11/29 12:03
開學至今短短數月已接二連三有中學生自殺個案,引起大眾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。然而,精神健康問題不只發生在青少年或成人身上,兒童的情緒問題亦需關注。香港小童群益會於2004年開始成立「陽光校園」,為幼稚園提供駐校社工服務,發現過去3年所接獲有關兒童情緒問題個案有上升趨勢,情況令人關注。大眾常認為兒童經常大吵大鬧、發脾氣就是情緒出現問題,但是很多時候兒童沉默不言,不表達自己的想法亦是一個警號。
近兩年小童群益會所接獲兒童服務個案有遞增,香港小童群益會高級服務顧問林綺梅表示,單在2020-21學年,「陽光校園幼稚園駐校社工計劃」共接獲1,123兒童個案,較2019-20學年接獲的871宗上升近3成。她指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個案亦有上升的趨勢,由2019-20學年的229宗上升至2021-22學年的452宗,佔整體個案4成,最年輕的個案僅2歲半。而他們普遍徵狀會包括:低動機參與課堂活動、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情緒、經常處於哭泣狀態、 安全感低及渴望別人關注等。
現就讀K3的Adam就是透過「陽光校園」計劃,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。Adam面對弟弟出生及學習上的改變,內心產生了各種情緒,面對不能理解的事情都以沉默和哭泣回應,令媽媽束手無策。其後,Adam與媽媽參與了「陽光校園」的「執行能力小組」,把所學的技巧活用於日常生活及學習上。現在Adam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,與同學相處時會主動溝通以理解對方,集中力及解難能力亦得以提升。媽媽表示Adam與弟弟的關係較以前親密,令家庭間的相處更融洽。
香港小童群益會早期兒童發展督導委員會主席、兒科專科醫生葉柏強表示,疫情令兒童受長時間停課的影響而改變生活習慣,作息時間混亂及睡眠質素差等情況十分常見。他指在疫情間,兒童缺乏戶外和社交活動以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等,均嚴重影響他們的智能發展以及精神健康。
葉柏強指,3至6歲為兒童腦部發展的關鍵期,充足的睡眠會幫助發育中的學童整理學習能力及情緒管理﹔反之長久缺乏良好質素的睡眠會引致專注力不足、過度活躍或易產生焦慮情緒。他建議家長們除了多關心及留意子女的情緒問題,更要為他們重新建立健康生活習慣,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。日常可與子女參與合適的親子活動,與兒童培養正面親子關係,可及早發現兒童的情緒問題,提供支援。
葉柏強表示家長的支持及正視會幫助兒童面對生活上的壓力,而正面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兒童精神發展,大大減低日後患上學習障礙及其它情緒問題的機會。
最新影片:【湊得輕鬆啲】妻女愛教主姜濤無懼歌曲洗腦 前夫感幸福︰MIRROR拉近夫妻關係
TOPick送出3000份兒童書展套票人人有份,立即登記拎走入場門券:https://bit.ly/3h8JOvu
一文看清第三針疫苗須知及疫苗種類:https://bit.ly/3BJX1BB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李榮忠